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治療多種胃病的膠囊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男用性冷淡治療裝置制造方法
- 治療腦血栓的凍干鮮地黃的制作方法
- 新生兒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護理包的制作方法
- 內(nèi)窺鏡照射光譜選擇裝置及超光譜內(nèi)窺鏡成像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 取代吲哚、氨雜吲哚和四氫-1H-吡咯并[2,3-c]吡啶-7-酮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蒸汽熱敷式內(nèi)科診療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采用葉天天花治療褥瘡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腫毒瘡癢的中藥水的制作方法
- 骨痹膏的制作方法
- 一種與牙種植體內(nèi)連接的中空基臺的制作方法
- 用作法呢基蛋白轉(zhuǎn)移酶抑制劑的新的三環(huán)n-氰亞胺類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增強免疫力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骨科取釘裝置制造方法
- 多功能可調(diào)式低壓脈沖治療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男性不育的中藥補腎種子丸的制作方法
- 新型手部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 一種背負式輸液裝置制造方法
- (十)北美黃連堿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安全采血針的制作方法
安全采血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涉及醫(yī)療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安全采血針。包括針管、針座以及外筒;外筒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針座包括由透明材質(zhì)制成的回血視窗、軸向卡位體以及徑向限位體;回血視窗設置在徑向限位體的尾部,軸向卡位體設置在回血視窗的外側壁上;針管穿過回血視窗并與其固定連接;針管位于回血視窗之內(nèi)的部分設置有血液出口;回血視窗以及針管的一端能夠由外筒的頭部以及軸向運動控制組件穿出,且針管伸出外筒的一端設置有傾斜的刃口;外筒的尾部內(nèi)側設置有卡位組件。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能夠使針管在使用時能夠伸出外筒的頭部,而在使用完畢后用能夠縮回外筒之內(nèi);同時,醫(yī)護人員又能夠通過回血視窗觀察回血情況。
【專利說明】安全采血針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醫(yī)療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安全采血針。
【背景技術】
[0002]對血液標本的采集通常有以下三種途徑:(I)皮下采血:多用于對血液細胞成分的分類計數(shù)檢測;多使用皮下(實芯或三棱形針尖)采血針;(2)、靜脈采血:用于對血液細胞學、病原學、免疫學、遺傳學及其他相關學科指標進行詳盡的檢測,在臨床中應用甚廣,多使用筆式、分體式靜脈(中空)采血針或注射器;(3)、動脈采血,多在危重急癥中對動脈血氣指標檢測,應用較少,多使用動脈采血穿刺器(帶針)進行采集。目前在靜脈采血中,各國臨床醫(yī)護人員,均使用筆式采血針、分體式靜脈采血針和注射器。
[0003]筆式采血針:其結構是貫通的針管,其兩端都有鋒利的刃口 ;針管中下段固定在針座上,IU端稱為靜脈芽刺針、后端稱為集血針、集血針表面有阻血套、針管兩端有保護套管。使用時,將采血針旋轉(zhuǎn)固定在外筒外筒前端,實施靜脈穿刺,成功后,將真空采血管插入外筒后端空腔,使集血針后端刃口穿過阻血套并貫穿刺入真空管膠塞,在負壓作用下,將血液抽入采血管內(nèi);如此反復,可實現(xiàn)多管次血標本的采集;采血完畢,拔出靜脈穿刺針,局部止血,對廢棄的采血針,需要護士再次將采血針前端護套,復套在采血針外表,然后旋轉(zhuǎn)針體,將采血針從外筒上取下,再將采血針丟棄在廢物盒中;此操作中護士雙手復套過程,由于多種原因,護士手指常常易被針尖刺傷,發(fā)生針刺傷害,引發(fā)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或傳播,如丙肝、艾滋??;后果極其嚴重。
[0004]根據(jù)美國國家醫(yī)療部門統(tǒng)計:發(fā)生在注射穿刺與采血過程的針刺傷占針刺傷害發(fā)生率的26% ;美國聯(lián)邦政府于1120年頒布《針刺安全與預防》法案:要求醫(yī)療機構必須為雇員提供安全的醫(yī)療器具;美國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署制定的接觸血源疾病的工作人員的操作標準,其中要求:在注射、穿刺操作規(guī)程,堅決杜絕:手取下針頭、折彎針頭、離斷針頭、復套針頭護套的行為。
[0005]我國由于經(jīng)濟及歷史原因,臨床采血操作還多是使用注射器穿刺采集及采血針采集的方式。根據(jù)我國醫(yī)學統(tǒng)計,學術雜志報道,臨床護理從業(yè)人員被針刺傷害的發(fā)生率高達80%以上。危害極其嚴重。
[0006]國內(nèi)已有安全采血針方案被公開,如:ZL 201120503317.9 ;上述技術方案中,雖然其靜脈穿刺針能夠收回外筒的空腔內(nèi),安全性較高。但其在使用時,醫(yī)護人員將靜脈穿刺針刺入人體后并不能獲知針頭是否已經(jīng)插入靜脈內(nèi),只能直接使用真空采血管。若針頭沒有進入人體靜脈,則真空采血管便無法采集到血液,此時醫(yī)護人員才能判斷出針頭沒有進入靜脈,從而進行調(diào)整。若調(diào)整不成功,則只能將真空采血管廢棄,重新在新的部位進行穿刺,直到成功采集到血液為止。這樣便增加了采血時間以及采血成本。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7]本申請?zhí)峁┝艘环N安全采血針,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8]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包括針管、針座以及外筒;
[0009]所述外筒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
[0010]所述針座包括由透明材質(zhì)制成的回血視窗、用于與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配合限制所述針管的軸向運動的軸向卡位體以及用于與所述外筒的內(nèi)壁配合并限制所述針管的徑向運動的徑向限位體;所述回血視窗設置在所述徑向限位體的尾部,所述軸向卡位體設置在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側壁上;
[0011]所述針管穿過所述回血視窗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之內(nèi)的部分設置有血液出口;
[0012]所述回血視窗以及所述針管的一端能夠由所述外筒的頭部以及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穿出,且所述針管伸出所述外筒的一端設置有傾斜的刃口 ;
[0013]所述外筒的尾部內(nèi)側設置有用于阻止所述針座由所述外筒的尾部脫離的卡位組件。
[0014]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
[0015]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內(nèi)的部分斷開;
[0016]或
[0017]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內(nèi)的部分側面開孔。
[0018]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外筒的頭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平面,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包括限位滑槽以及限位體;所述限位滑槽設置在所述平面上,所述限位體能夠在所述限位滑槽內(nèi)沿所述針管的徑向滑動,并與所述軸向卡位體卡緊或脫離。
[0019]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限位滑槽為兩條,分別設置在所述平面的兩側;所述針管與所述回血視窗由所述平面的中間部位穿出;
[0020]所述軸向卡位體設置在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周面上,并沿所述針管的徑向延伸;
[0021]所述限位體上設置有限位孔;沿所述限位體的滑動方向,所述限位孔存在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徑向尺寸大于所述軸向卡位體的徑向尺寸,第二部分的尺寸位于所述軸向卡位體的徑向尺寸以及所述回血視窗的徑向尺寸之間。
[0022]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限位體上設置有阻擋體,所述阻擋體能夠與所述限位滑槽或所述外筒相抵,并使所述限位孔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回血視窗的軸向運動路徑上。
[0023]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外筒的頭部為底部鏤空的圓臺形,所述平面為該圓臺形的頂面;
[0024]所述徑向限位體為圓臺形;所述徑向限位體的外周面能夠與所述外筒的頭部內(nèi)周面貼合;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與所述回血視窗的尾部相連。
[0025]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卡位組件包括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延伸的卡條;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邊緣設置有與所述卡條對應的缺口,所述卡條能夠通過所述缺口。
[0026]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外筒的前部內(nèi)側也設置有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延伸的限位條,所述限位條的分布位置與所述徑向限位體上的所述缺口對應,且與所述卡條在所述外筒的軸向相互錯開;所述限位條能夠通過所述缺口。
[0027]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卡條和/或所述限位條的尾部設有倒角。
[0028]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側設置有彈力部件,所述彈力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外筒的頭部內(nèi)側面以及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相抵。
[0029]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0]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能夠限制針管的位置,使針管在使用時能夠伸出外筒的頭部,而在使用完畢后用能夠縮回外筒之內(nèi),防止針頭誤傷他人;同時,醫(yī)護人員又能夠通過回血視窗觀察回血情況,進而直觀的反映出針頭是否已進入人體靜脈。
[0031]因此,本公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又能節(jié)省采血時間以及采血成本。
[0032]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jié)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的分體結構示意圖;
[003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的縱向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針管與針座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3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外筒與軸向運動控制組件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37]【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10_針管;100-血液出口 ;102_刃口 ;12_針座;120-回血視窗;122-軸向卡位體;124_徑向限位體;126_彈力部件;128_缺口 ;14_外筒;140_平面;142_限位條;144-阻尼部;146_橫紋;148_手柄;16_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0_限位滑槽;162_限位體;164A-限位孔第一部分;164B-限位孔第二部分;166_推把;168_阻擋體;18_卡位組件;180-卡條;20_阻血套。
[0038]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40]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全采血針,如圖1至4所示,包括針管10、針座12以及外筒14 ;
[0041]外筒14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 ;
[0042]針座12包括由透明材質(zhì)制成的回血視窗120、用于與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配合限制針管10的軸向運動的軸向卡位體122以及用于與外筒14的內(nèi)壁配合并限制針管10的徑向運動的徑向限位體124 ;回血視窗12設置在徑向限位體124的尾部,軸向卡位體122設置在回血視窗120的外側壁上;
[0043]針管10穿過回血視窗120并與其固定連接;針管10位于回血視窗120之內(nèi)的部分設置有血液出口 100 ;
[0044]回血視窗120以及針管10的一端能夠由外筒14的頭部以及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穿出,且針管10伸出外筒14的一端設置有傾斜的刃口 102 ;
[0045]外筒14的尾部內(nèi)側設置有用于阻止針座12由外筒14的尾部脫離的卡位組件18。
[0046]通過將針座12設置為包括軸向卡位體122、徑向限位體124以及回血視窗120三部分,能夠通過軸向卡位體122與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的配合以及徑向限位體124與外筒14的配合共同限制針管10的位置,使針管10在使用時能夠伸出外筒的頭部,而在采血完畢后用能夠縮回外筒14之內(nèi),防止刃口 102誤傷他人;同時,當針頭進入人體靜脈血管后,在血壓作用下血液會流入針管10內(nèi),并由血液出口 100流入回血視窗120內(nèi),這樣醫(yī)護人員便能夠通過回血視窗120觀察回血情況,進而直觀的判斷出針頭是否已進入人體靜脈。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能夠節(jié)約采血時間,并有效防止真空采血管的浪費,降低采血成本。
[0047]其中,血液出口 100可以米用兩種方式設置。第一種是將針管10位于回血視窗120內(nèi)的部分斷開,然后將兩部分分別固定于針座12上,兩段針管10之間的間隙便形成血液出口 100。第二種是在針管10位于回血視窗120內(nèi)的部分側面開孔,形成血液出口 100。
[0048]上述兩種方式中,第一種方式比較容易實現(xiàn),成本也較低。但由于需要將針管10截斷為兩部分,則每一段針管10只有一端固定在針座12上,這樣便降低了連接強度,當受力較大時可能造成針管10與針座12脫離。而第二種方式由于只是在針管10的側部開設一個開孔,因此針管10依然是一體的,其與針座12的連接強度更大,牢固性也更好。但由于針管10很細小,因此在其側壁開孔在技術上難度較大,不但會降低生產(chǎn)效率,還容易造成針管10的損壞,增加成本。
[0049]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為了便于組裝以及操作,可以通過設計使外筒14的頭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平面140,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包括限位滑槽160以及限位體162 ;限位滑槽160設置在平面140上,限位體162能夠在限位滑槽160內(nèi)沿針管10的徑向滑動,并與軸向卡位體122卡緊或脫離。
[0050]這樣通過設置平面140,能夠便于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的設置。在操作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只需用手對限位體162施力,便可使限位體162在限位滑槽160內(nèi)沿針管10的徑向滑動。在移動的過程中,限位體162便可脫離與軸向卡位體122的卡接狀態(tài),從而使針座12能夠沿其軸向移動。之后便可使針座12向外筒14的尾部移動,并使針管12的頭部縮入外筒14內(nèi)。
[0051]為了使限位體162在滑動時更加平穩(wěn),可以設置兩條限位滑槽160,分別設置在平面140的兩側。同時,針管10與回血視窗120由平面140的中間部位穿出;
[0052]軸向卡位體122設置在回血視窗120的外周面上,并沿針管10的徑向延伸;
[0053]限位體162上設置有限位孔;沿限位體162的滑動方向,限位孔存在第一部分164A與第二部分164B,其中第一部分164A徑向尺寸大于軸向卡位體122的徑向尺寸,第二部分164B的尺寸位于軸向卡位體122的徑向尺寸以及回血視窗120的徑向尺寸之間。
[0054]這樣,利用限位孔上兩部分的尺寸差異,便可實現(xiàn)其功能。第二部分164B的尺寸大于回血視窗120卻小于軸向卡位體122,因此其能夠使回血視窗120通過而阻止軸向卡位體122通過,從而實現(xiàn)卡位功能。而第一部分164A的尺寸大于軸向卡位體122,因此其能夠供軸向卡位體122通過,從而解除卡位功能。
[0055]在使用過程中,軸向卡位體122可以設計為整體的環(huán)狀,也可以在其某幾個方向上設置小的凸起,只要能夠與限位孔配合即可。限位孔可以設計為由兩個圓形部分重疊而成的葫蘆形,其中部內(nèi)收,兩側分別為第一部分164A與第二部分164B。由于在操作時,刃口102 一般均朝上方,醫(yī)護人員由該方向進行操作最為方便。因此,限位體162的滑動方向最好是沿刃口 102的正面及背面的連線。在此基礎上,第一部分164A優(yōu)選設置在刃口 102的正面一側,第二部分164B設置在刃口 102的反面一側,這樣,醫(yī)護人員便可以對限位體162施加推力以使其第一部分164A位于回血視窗120的軸向運動路徑上,便于針管10的縮回。為了便于推動,限位體162還可以在刃口 102的正面一側設置推把166。
[0056]為了降低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所帶來的尺寸影響,并且便于操作,限位體162可以做成薄板狀。
[0057]由于是由醫(yī)護人員對限位體162施力并使其移動,因此限位體162的移動距離以及所處位置并不容易控制。有時,雖然已經(jīng)使回血視窗120位于第一部分164A內(nèi),但由于位置不好把握,可能導致回血視窗120或者軸向卡位體122與第一部分164A的邊緣相抵,并阻止針管10的縮回。
[0058]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在限位體162上設置阻擋體168,阻擋體168能夠與限位滑槽160或外筒14相抵,并使限位孔的第一部分164A位于回血視窗120的軸向運動路徑上。
[0059]這樣,便可通過阻擋體168對回血視窗120與第一部分164A的位置進行掌控,更加利于針管10縮回外筒14內(nèi)。
[0060]阻擋體168可以為塊狀、條狀、鉤狀或其它能夠?qū)崿F(xiàn)其功能形狀,為了提高精準度,阻擋體168優(yōu)選設置兩個,分別位于限位體162的兩側。
[0061]針管10的頭部在受力時,由于其中部與針座12相連,而尾部懸空,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以針座12為支點的轉(zhuǎn)動力。為了能夠充分抵消這股轉(zhuǎn)動力,優(yōu)選的,外筒14的頭部為底部鏤空的圓臺形,平面140為該圓臺形的頂面;
[0062]徑向限位體124為圓臺形;徑向限位體124的外周面能夠與外筒14的頭部內(nèi)周面貼合;徑向限位體124的頂面與回血視窗120的尾部相連。
[0063]這樣,由于圓臺形的側面為斜向延伸,因此其能夠提供軸向以及徑向兩個方向的支撐力,以抵消針管10的轉(zhuǎn)動力。
[0064]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卡位組件18可包括多個沿外筒14的軸向延伸的卡條180 ;徑向限位體124的邊緣設置有與卡條180對應的缺口 128,卡條180能夠通過缺口 128。
[0065]在組裝時,針座12可以將設置在徑向限位體124上的缺口 128調(diào)整至與卡條180相對,這樣針座12便可由外筒14的尾部進入到外筒14的內(nèi)部。之后將針座12沿周向轉(zhuǎn)動一定角度,使缺口 128與卡條180相互錯開。這樣當針座12向外筒14的尾部移動時,由于此時缺口 128與卡條180并不相對,所以徑向限位體124便會被卡條180所阻擋,使其無法由外筒14的尾部脫離外筒14。
[0066]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系數(shù),降低操作難度,還可在回血視窗120的外側設置彈力部件126,例如套在回血視窗120外的彈簧,彈力部件126的兩端分別與外筒14的頭部內(nèi)側面以及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相抵。這樣當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解除與軸向卡位體122的卡接后,便可通過彈力部件126產(chǎn)生的彈力使針座12自動向外筒14的尾部運動,同時帶動針管10縮回外筒14內(nèi)。
[0067]上述結構能夠基本保證針座12能夠被限制在外筒14內(nèi),但在某些情況下,針座12可能在外力或彈力部件126的作用力下產(chǎn)生一個周向轉(zhuǎn)動位移,這樣便使徑向限位體124在移動至卡條180的頭部時缺口 128正好與卡條180相對的情況存在發(fā)生的可能。一旦出現(xiàn)上述情況,針座12以及針管10還是可由外筒14的尾部脫離。
[0068]因此,為了使該安全采血針的安全系數(shù)更高,可以在外筒14的前部內(nèi)側也設置有多個沿外筒14的軸向延伸的限位條142,限位條142的分布位置與徑向限位體124上的缺口 128對應,且與卡條180在外筒14的軸向相互錯開;限位條142能夠通過缺口 128。
[0069]這樣,在徑向限位體124通過卡條180之后,還需要轉(zhuǎn)動一個角度,再通過限位條142。而在縮回針管10的過程中,徑向限位體124首先會沿著限位條142移動,使其周向轉(zhuǎn)動力被抵消掉,之后針座12上的缺口 128會始終與卡條180相互錯開,這樣便能夠保證針座12被卡位組件18卡住。
[0070]在具體實施時,卡條180以及限位條142均可以設置三條,之間以120度間隔等距分布在外筒14的內(nèi)壁上。
[0071]此外,限位條142的頭部也可以直接與外筒14的頭部內(nèi)周面相抵,這樣當針座12被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卡住時,限位條142會處于缺口 128內(nèi),因此能夠起到限制針管運動的作用。
[0072]安全采血管的針管10尾端一般均采用設置尾端刃口并套阻血套20的方式進行封裝,因此如果針座12的裝配難度較大則可能造成阻血套20被尾端刃口刺破損壞的情形,更嚴重的還可能發(fā)生裝配人員被尾端刃口刺傷的情況。
[0073]因此,可以在卡條180以及限位條142的尾部設置倒角。這樣能夠便于卡條180以及限位條142與缺口 128進行配合。
[0074]同時,在采血時,真空采血管需要由外筒14的尾部伸入,由于外筒14內(nèi)設置有由卡條180圍成的卡位組件18,因此真空采血管在伸入外筒14的尾部之后還需要卡位組件18。如果卡位組件18至于外筒14的中部,則真空采血管很容易被卡條180的邊緣卡住,此時由于外筒14的內(nèi)部空間狹小,而且視線不佳,醫(yī)護人員很難快速將真空采血管調(diào)整至中心并穿過卡位組件18。這樣便會造成操作時間的延長。
[0075]為了克服上述問題,可以使卡條180的尾部與外筒14的尾部齊平。這樣,醫(yī)護人員只需在裝入真空采血管時在外筒14之外進行對中,之后便可直接將真空采血管穿過卡位組件18,因此避免了在外筒14內(nèi)調(diào)整真空采血管,降低了操作難度,縮短了操作時間。
[0076]由于針管10的尾部也很鋒利,也有可能刺破人體,因此,可以通過加長卡條180長度的方式使針管10的尾部也被限制在外筒14之內(nèi)。
[0077]在進行采血時,醫(yī)護人員一般用手捏住外筒14位于刃口 102正面以及背面的兩側施力,因此為了增加手指與外筒14之間的摩擦力,降低操作難度,可以在外筒14的外壁位于刃口 102的正面以及背面的部位均設置阻尼部144,阻尼部144上可以通過設置多條橫紋146的方式增大阻尼系數(shù)。這樣便可有效增加手指與外筒14之間的阻尼系數(shù),增大摩擦力。
[0078]為了能夠使真空采血管更加深入外筒14內(nèi),便于針管10的尾端刺入,還可在外筒的尾部設置外展的手柄148。這樣醫(yī)護人員可以用是指和中指勾住手柄148,然后用拇指將真空采血管推入外筒14內(nèi)。
[0079]同樣的,根據(jù)醫(yī)護人員的習慣,一般手柄148只需向刃口 102的正面以及背面延伸。
[008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包括針管、針座以及外筒; 所述外筒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 所述針座包括由透明材質(zhì)制成的回血視窗、用于與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配合限制所述針管的軸向運動的軸向卡位體以及用于與所述外筒的內(nèi)壁配合并限制所述針管的徑向運動的徑向限位體;所述回血視窗設置在所述徑向限位體的尾部,所述軸向卡位體設置在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側壁上; 所述針管穿過所述回血視窗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之內(nèi)的部分設置有血液出口; 所述回血視窗以及所述針管的一端能夠由所述外筒的頭部以及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穿出,且所述針管伸出所述外筒的一端設置有傾斜的刃口; 所述外筒的尾部內(nèi)側設置有用于阻止所述針座由所述外筒的尾部脫離的卡位組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 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內(nèi)的部分斷開; 或 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內(nèi)的部分側面開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頭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平面,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包括限位滑槽以及限位體;所述限位滑槽設置在所述平面上,所述限位體能夠在所述限位滑槽內(nèi)沿所述針管的徑向滑動,并與所述軸向卡位體卡緊或脫離。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為兩條,分別設置在所述平面的兩側;所述針管與所述回血視窗由所述平面的中間部位穿出; 所述軸向卡位體設置在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周面上,并沿所述針管的徑向延伸; 所述限位體上設置有限位孔;沿所述限位體的滑動方向,所述限位孔存在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徑向尺寸大于所述軸向卡位體的徑向尺寸,第二部分的尺寸位于所述軸向卡位體的徑向尺寸以及所述回血視窗的徑向尺寸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體上設置有阻擋體,所述阻擋體能夠與所述限位滑槽或所述外筒相抵,并使所述限位孔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回血視窗的軸向運動路徑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頭部為底部鏤空的圓臺形,所述平面為該圓臺形的頂面; 所述徑向限位體為圓臺形;所述徑向限位體的外周面能夠與所述外筒的頭部內(nèi)周面貼合;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與所述回血視窗的尾部相連。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組件包括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延伸的卡條;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邊緣設置有與所述卡條對應的缺口,所述卡條能夠通過所述缺口。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前部內(nèi)側也設置有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延伸的限位條,所述限位條的分布位置與所述徑向限位體上的所述缺口對應,且與所述卡條在所述外筒的軸向相互錯開;所述限位條能夠通過所述缺口。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條和/或所述限位條的尾部設有倒角。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側設置有彈力部件,所述彈力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平面的底部以及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相抵。
【文檔編號】A61B5/153GK204033352SQ201420454862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13日
【發(fā)明者】白植觀 申請人:北京光耀世紀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藥用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關于某些N-羥基-N-〔3-〔2-(鹵代苯硫基)苯基〕丙-2-烯基〕脲類化合物、含有這些化合物的組合物以及它們的應用方法。5-脂氧合酶(5-LO)催化花生四烯酸轉(zhuǎn)變?yōu)榘兹┥铣傻牡谝徊?。?/span>
- 新型手部治療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方便拆裝檢修,不易對使用者造成傷害的新型手部治療儀。包括殼體,殼體由相扣合的上殼體和下殼體構成,扣合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形成空腔,上殼體和下殼體的末端通過轉(zhuǎn)軸相連,以使上殼體沿轉(zhuǎn)軸翻轉(zhuǎn),
- 專利名稱:血管進入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血管進入技術,更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用起來比現(xiàn)有技術的裝置更為簡單、安全并且快捷的血管進入裝置。背景技術: 一種用于將導管或血管護套插入血管內(nèi)的優(yōu)選非外科方法涉及使用Seldinge
- 專利名稱: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膠陀螺及其菌絲體在民間應用的基礎上,經(jīng)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了其具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如活血化瘀、抗炎、治療銀屑病等作用,但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jīng)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一種對內(nèi)腔鏡手術中沖洗液吸收和出血的檢測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具體為一種對內(nèi)月£鏡手術中沖洗液吸收和出血的檢測控制系統(tǒng);其包括非接觸式實時檢測儀(1),分析系統(tǒng)I(2),流出液收集裝置(3),稱重系統(tǒng)(4),
- 專利名稱:3,4-二取代-噻唑烷-2-酮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一般涉及3,4-二取代-噻唑垸-2-酮如3-(4-甲氧基-芐基)-2-氧代-噻唑烷-4-羧酸甲氧基-甲基-酰胺及其中間體的合成。本發(fā)明制備的化合物 可用于合成和制備用于治療與
- 專利名稱:治療百日咳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方口服液,更具體的是指治療百日咳的中藥復方口服液。二.背景技術: 百日咳桿菌(百日咳博爾代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征。病程可長達
-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的痔瘡座浴治療椅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的痔瘡座浴治療椅。 背景技術: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在腸末端粘膜上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fā)生擴張和屈 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稱為痔、痔核、痔病、痔
- 專利名稱:多功能體溫計收集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器材,具體地講是一種多功能體溫計收集盒。 背景技術: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是機體內(nèi)在活動的客觀反映,是判斷機體健康狀態(tài)的基本依據(jù)和指標,臨床稱之為生命體征,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是臨
- 專利名稱: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酒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酒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藥酒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皮膚做為人體的第一 道生理防線和最大的器官,時刻參與著機體的功能活動,維持著機體和自然環(huán)境的對立統(tǒng)一,機
- 泌尿外科用護理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泌尿外科用護理床,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是在床架下側設有支撐床腿,前側的支撐床腿下端設有水平轉(zhuǎn)軸,水平轉(zhuǎn)軸下端設有導向輪,后側的支撐床腿下端設有移動輪,
- 專利名稱:一種適合醫(yī)院血液科使用的雙針頭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適合血液科使用的醫(yī)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適合醫(yī)院血液科使用的雙針頭裝置。背景技術:靜脈滴注已經(jīng)作為臨床上治療多種疾病的常用 手段,在有些靜脈滴注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尤
- 一種心內(nèi)科病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心內(nèi)科病床,包括床頭板、床板、氣囊墊、彈簧、床腳及踏板,所述床頭板固定設置于床板上,所述氣囊墊位于床板的上方,所述彈簧設有四個,分別位于床板的四個頂角下,所述床腳位于彈簧的下方,所述踏板
- 家用式無創(chuàng)血糖檢測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用式無創(chuàng)血糖檢測儀,主要包括主機、指套和顯示屏三部分以及指紋識別模塊和袖帶,所述的檢測儀設計合理,高度整合了各個功能模塊,方便用戶隨時監(jiān)測血糖,并能夠根據(jù)指紋識別和記錄不同用戶的
- 環(huán)保型一次性高頻手術電極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醫(y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環(huán)保型一次性高頻手術電極。包括刀頭、刀筆本體、電纜和主機插頭,其特征在于:刀頭和刀筆本體設置成一整體件,并在刀頭和刀筆本體的整體件與主機插頭之間設置有電接插連接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jīng)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jīng)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jīng)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jīng)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jīng)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