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眼內(nèi)晶體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托伐普坦的固體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 治療豬丹毒病的復方蜂膠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醫(yī)用護理架的制作方法
- 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乳化型面膜化妝品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乙肝及類風濕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酒石酸溴莫尼定眼用即型凝膠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多合一胰島素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用于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骨靶向載體和藥物的制作方法
- 治療局部真菌和細菌感染的新方法
- 一種治療疝氣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制作方法
- 助力三環(huán)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便攜式洗髓棒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成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呼吸道、消化道癌癥的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婦產(chǎn)科灌腸裝置制造方法
涼茶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涼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保健飲料范圍,特別涉及一種涼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的涼茶鋪所銷售的涼茶均以傳統(tǒng)的中藥飲片煎煮藥湯而成,其存在的缺點體現(xiàn)在1.配方固定,無法“對癥售茶”。
市面上的涼茶鋪所銷售的涼茶其處方用藥都是固定的,無法“對癥售茶”。如各涼茶鋪的喉痛茶(或利咽茶),只要顧客的咽喉不適都飲用此茶,而咽喉不適依中醫(yī)辨證可分為風熱外侵、風寒外襲、陰虛火旺、脾胃熱盛等,若均飲用同樣的“喉痛茶”則無法解除顧客的疾苦。
2.浪費原料用煎煮法煎煮涼茶,因藥渣吸收了大部分有效成分,實際煎出的藥湯所含原藥材有效成分很低,浪費了大量的藥材飲片。
3.質(zhì)量無法保證在煎煮涼茶的過程中,藥湯的質(zhì)量受煎煮器具、煎藥熱源、藥材飲片質(zhì)量、加水量、煎煮時間、煎煮次數(shù)等因素影響,而這些因素很難掌握及控制,導致煎煮出的涼茶質(zhì)量很難保證。
4.不便于貯存、運輸煎煮而成的涼茶,因藥湯體積大,若每天銷售不完則很難保存,易發(fā)生變質(zhì)而造成損失。若須連鎖經(jīng)營,在運輸配送上則十分困難。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涼茶的基礎組成成份包含金銀花10-15份、野菊花10-15份、菊花10-15份、蒲公英10-15份、土茯苓10-15份、魚腥草10-15份、薏苡仁15-25份、百茅根10-15份、甘草5-10份、厚樸花10-15份、扁豆花10-15份、貝母(川貝)10-15份、杏仁10-15份、桔紅10-15份、羅漢果15-20份、牛子15-20份、薄荷3-5份、桔梗15-25份、青果15-25份、胖大海10-15份、桑葉10-15份、淡竹葉10-15份、淡豆鼓10-15份、山楂15-25份、麥芽15-25份、萊菔子15-25份、沙棘10-15份、知母10-15份、梔子10-15份、蘆根10-15份、生地黃10-15份、丹皮10-15份、玄參10-15份、、藿香10-15份、澤瀉10-15份、茯苓10-15份、紫蘇葉10-15份、石斛10-15份、大黃5-10份、番瀉葉5-10份、火麻仁5-10份;葛根10-15份、紫蘇10-15份、生姜10-15份、白芷10-15份、香薷10-15份、地骨皮10-15份;厚樸5-10份、砂仁5-10份;車前草5-10份、百合5-10份、玉竹5-10份、枳棋子5-10份、太子參10-15份、黃芪10-15份、山藥10-15份、黨參10-15份、竹茹10-15份、昆布10-15份、桑白皮10-15份。
上述成份按單味藥物的不同功效及保健作用不同,又配制成如下“基礎涼茶飲片”[1]清熱解毒茶金銀花10份、野菊花10份、蒲公英10份、魚腥草10份、土茯苓10份、甘草5份;[2]祛濕茶薏苡仁20份、百茅根10份、扁豆花10份、茯苓15份、厚樸花10份、甘草5份;; 止咳茶桔梗10份、貝母10份、杏仁10份、桔紅10份、羅漢果10份、甘草10份;[4]利咽茶牛子10份、薄荷3份、青果15份、胖大海10份、金銀花10份、甘草5份;[5]疏風解表茶桑葉10份、菊花10份、淡竹葉10份、淡豆鼓15份、薄荷5份、紫蘇葉5份、甘草5份;[6]消積茶沙棘10份、山楂15份、麥芽20份、萊菔子10份、甘草5份。
2)單味中藥浸膏有[1]辛溫解表藥紫蘇15份、生姜6份、白芷10份、香薷10份;[2]辛涼解表藥薄荷15份、菊花15份、桑葉15份、淡豆鼓10份、葛根12份;[3]清熱瀉火藥知母10份、梔子14份、淡竹葉10份、蘆根13份;[4]清熱涼血藥生地黃10份、丹皮15份、玄參8份;[5]清熱解毒藥金銀花10份、魚腥草12份、土茯苓15份、蒲公英12份、青果10份、野菊花10份;[6]清虛熱藥地骨皮15份;[7]芳香化濕藥厚樸10份、藿香15份、砂仁5份;[8]利水滲濕藥澤瀉10份、白茅根10份、車前草10份;[9]健脾祛濕藥茯苓15份、薏苡仁20份、白術10份;[10]消食藥山楂25份、枳棋子8份、萊菔子10份;[11]化痰藥桔紅10份、桔梗10份、川貝15份、竹茹10份、昆布10份;[12]止咳平喘藥杏仁10份、桑白皮15份、羅漢果15份;[13]補氣藥太子參10份、黃芪10份、山藥10份、黨參8份;[14]滋陰藥百合15份、玉竹10份、石斛10份;[15]瀉下藥大黃5份、番瀉葉10份、火麻仁10份。
所述制備方法是先按上述基礎涼茶或單味中藥組成成分按飲片、浸膏或流浸膏的制備工藝制備成產(chǎn)品,然后以水調(diào)制而成涼茶,其步驟如下1)將上述“基礎涼茶”的各種組成成分及單味中藥分別按常規(guī)中藥飲片、浸膏或流浸膏制成,或直接委托中藥廠生產(chǎn)。然后用塑料袋抽真空包裝,裝箱后存放于2~10℃的冷庫中,保質(zhì)期為90天,并存放于冰箱內(nèi)備用。
2)將上述飲片、浸膏或流浸膏與飲用水按重量比為3~10∶100進行勾兌,煮滾后1~2分鐘即可調(diào)制成涼茶。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將各基礎涼茶中各種單味中藥分別制成浸膏或流浸膏,節(jié)約了藥材飲片。然后將浸膏或流浸膏與飲用水按一定比例勾兌并煮滾即可,操作簡單,質(zhì)量保證。顧客可以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買茶,以解除顧客疾苦。因?qū)⒅兴庯嬈瞥山嗷蛄鹘嗪蟛⒂盟芰洗婵瞻b,中藥材的有效成分得到濃縮,利于貯存及運輸??朔爽F(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涼茶,其藥性平和、老少皆宜。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涼茶的基礎組成成份包含金銀花10-15份、野菊花10-15份、菊花10-15份、蒲公英10-15份、土茯苓10-15份、魚腥草10-15份、薏苡仁15-25份、百茅根10-15份、甘草5-10份、厚樸花10-15份、扁豆花10-15份、貝母(川貝)10-15份、杏仁10-15份、桔紅10-15份、羅漢果15-20份、牛子15-20份、薄荷3-5份、桔梗15-25份、青果15-25份、胖大海10-15份、桑葉10-15份、淡竹葉10-15份、淡豆鼓10-15份、山楂15-25份、麥芽15-25份、萊菔子15-25份、沙棘10-15份、知母10-15份、梔子10-15份、蘆根10-15份、生地黃10-15份、丹皮10-15份、玄參10-15份、藿香10-15份、澤瀉10-15份、茯苓10-15份、紫蘇葉10-15份、石斛10-15份、大黃5-10份、番瀉葉5-10份、火麻仁5-10份;葛根10-15份、紫蘇10-15份、生姜10-15份、白芷10-15份、香薷10-15份、地骨皮10-15份;厚樸5-10份、砂仁5-10份;車前草5-10份、百合5-10份、玉竹5-10份、枳棋子5-10份、太子參10-15份、黃芪10-15份、山藥10-15份、黨參10-15份、竹茹10-15份、昆布10-15份、桑白皮10-15份。
上述成份按單味藥物的不同功效及保健作用不同,又配制成如下“基礎涼茶飲片”[1]清熱解毒茶金銀花10份、野菊花10份、蒲公英10份、魚腥草10份、土茯苓10份、甘草5份;[2]祛濕茶薏苡仁20份、百茅根10份、扁豆花10份、茯苓15份、厚樸花10份、甘草5份;[3]止咳茶桔梗10份、貝母10份、杏仁10份、桔紅10份、羅漢果10份、甘草10份; 利咽茶牛子10份、薄荷3份、青果15份、胖大海10份、金銀花10份、甘草5份;[5]疏風解表茶桑葉10份、菊花10份、淡竹葉10份、淡豆鼓15份、薄荷5份、紫蘇葉5份、甘草5份;[6]消積茶沙棘10份、山楂15份、麥芽20份、萊菔子10份、甘草5份。
上述成份按單味藥物的不同功效及保健作用不同,配制成如下“基礎涼茶飲片或浸膏”2)單味中藥浸膏有[1]辛溫解表藥紫蘇15份、生姜6份、白芷10份、香薷10份;[2]辛涼解表藥薄荷15份、菊花15份、桑葉15份、淡豆鼓10份、葛根12份;[3]清熱瀉火藥知母10份、梔子14份、淡竹葉10份、蘆根13份;[4]清熱涼血藥生地黃10份、丹皮15份、玄參8份;[5]清熱解毒藥金銀花10份、魚腥草12份、土茯苓15份、蒲公英12份、青果10份、野菊花10份;[6]清虛熱藥地骨皮15份;[7]芳香化濕藥厚樸10份、藿香15份、砂仁5份;[8]利水滲濕藥澤瀉10份、白茅根10份、車前草10份;[9]健脾祛濕藥茯苓15份、薏苡仁20份、白術10份;[10]消食藥山楂25份、枳棋子8份、萊菔子10份;[11]化痰藥桔紅10份、桔梗10份、川貝15份、竹茹10份、昆布10份;[12]止咳平喘藥杏仁10份、桑白皮15份、羅漢果15份;[13]補氣藥太子參10份、黃芪10份、山藥10份、黨參8份;[14]滋陰藥百合15份、玉竹10份、石斛10份;[15]瀉下藥大黃5份、番瀉葉10份、火麻仁10份。
所述制備方法是先按上述基礎涼茶或單味中藥組成成分按飲片、浸膏或流浸膏的制備工藝制備成產(chǎn)品,然后以水調(diào)制而成涼茶,其步驟如下1)將上述“基礎涼茶”的各種組成成分及單味中藥分別按常規(guī)中藥飲片、浸膏或流浸膏制成,或直接委托中藥廠生產(chǎn)。然后用塑料袋抽真空包裝,裝箱后存放于2~10℃的冷庫中,保質(zhì)期為90天,并存放于冰箱內(nèi)備用。
2)將上述飲片、浸膏或流浸膏與飲用水按重量比為3~10∶100進行勾兌,煮滾后1~2分鐘即可調(diào)制成涼茶。
實施例例如顧客咽喉不適則選用“利咽茶”基礎配方,再根據(jù)其具體癥狀及體征選加其它中藥浸膏或流浸膏。分述如下(1)咽喉痛,伴咽部紅腫、發(fā)熱、頭痛、口渴、舌質(zhì)紅苔黃;屬熱毒侵襲,宜清熱解毒,選利咽茶或清熱瀉火藥或化痰藥(2)咽喉紅腫疼痛劇烈,身壯熱、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干厚;屬胃腑熱盛,宜清熱通便,選瀉下藥或清熱瀉火藥。
<3>咽喉腫痛,痰多黃稠、咳嗽、舌苔黃;屬痰涎結(jié)聚于咽喉,宜清熱化痰利咽,選加瓜蔞、貝母、桔梗、前胡各0.5克。
<4>咽喉紅腫微痛,兼發(fā)熱惡風、頭痛、輕咳舌紅苔黃,屬風熱犯表;宜辛涼解表,選加桑葉、菊花、連翹、淡豆鼓各0.5克。
<5>咽喉淡紅,微腫或不腫,異物感,兼有發(fā)熱惡寒、流涕、頭痛、舌苔薄白;屬風寒犯表,宜辛溫解表,選加荊芥、防風、羌活、蒼耳子各0.5克。
<6>咽喉微痛,口咽干燥,不喜飲,精神乏力,講話乏力,舌質(zhì)淡,屬陰虛火旺,宜滋陰降火,選加麥冬、玉竹、地骨皮、青蒿各0.5克。
權利要求
1.一種涼茶,其特征在于其涼茶的基礎組成成份包含金銀花10-15份、野菊花10-15份、菊花10-15份、蒲公英10-15份、土茯苓10-15份、魚腥草10-15份、薏苡仁15-25份、百茅根10-15份、甘草5-10份、厚樸花10-15份、扁豆花10-15份、貝母(川貝)10-15份、杏仁10-15份、桔紅10-15份、羅漢果15-20份、牛子15-20份、薄荷3-5份、桔梗15-25份、青果15-25份、胖大海10-15份、桑葉10-15份、淡竹葉10-15份、淡豆鼓10-15份、山楂15-25份、麥芽15-25份、萊菔子15-25份、沙棘10-15份、知母10-15份、梔子10-15份、蘆根10-15份、生地黃10-15份、丹皮10-15份、玄參10-15份、藿香10-15份、澤瀉10-15份、茯苓10-15份、紫蘇葉10-15份、石斛10-15份、大黃5-10份、番瀉葉5-10份、火麻仁5-10份;葛根10-15份、紫蘇10-15份、生姜10-15份、白芷10-15份、香薷10-15份、地骨皮10-15份;厚樸5-10份、砂仁5-10份;車前草5-10份、百合5-10份、玉竹5-10份、枳棋子5-10份、太子參10-15份、黃芪10-15份、山藥10-15份、黨參10-15份、竹茹10-15份、昆布10-15份、桑白皮10-15份;上述成份按單味藥物的不同功效及保健作用,分別配制成如下6種“基礎涼茶飲片”及15種單味中藥浸膏1)6種“基礎涼茶飲片”組成成分[1]清熱解毒茶金銀花10份、野菊花10份、蒲公英10份、魚腥草10份、土茯苓10份、甘草5份;[2]祛濕茶薏苡仁20份、百茅根10份、扁豆花10份、茯苓15份、厚樸花10份、甘草5份;[3]止咳茶桔梗10份、貝母10份、杏仁10份、桔紅10份、羅漢果10份、甘草10份;[4]利咽茶牛子10份、薄荷3份、青果15份、胖大海10份、金銀花10份、甘草5份;[5]疏風解表茶桑葉10份、菊花10份、淡竹葉10份、淡豆鼓15份、薄荷5份、紫蘇葉5份、甘草5份;[6]消積茶沙棘10份、山楂15份、麥芽20份、萊菔子10份、甘草5份;2)單味中藥浸膏有[1]辛溫解表藥紫蘇15份、生姜6份、白芷10份、香薷10份;[2]辛涼解表藥薄荷15份、菊花15份、桑葉15份、淡豆鼓10份、葛根12份;[3]清熱瀉火藥知母10份、梔子14份、淡竹葉10份、蘆根13份;[4]清熱涼血藥生地黃10份、丹皮15份、玄參8份;[5]清熱解毒藥金銀花10份、魚腥草12份、土茯苓15份、蒲公英12份、青果10份、野菊花10份;[6]清虛熱藥地骨皮15份;[7]芳香化濕藥厚樸10份、藿香15份、砂仁5份;[8]利水滲濕藥澤瀉10份、白茅根10份、車前草10份;[9]健脾祛濕藥茯苓15份、薏苡仁20份、白術10份;[10]消食藥山楂25份、枳棋子8份、萊菔子10份;[11]化痰藥桔紅10份、桔梗10份、川貝15份、竹茹10份、昆布10份;[12]止咳平喘藥杏仁10份、桑白皮15份、羅漢果15份;[13]補氣藥太子參10份、黃芪10份、山藥10份、黨參8份;[14]滋陰藥百合15份、玉竹10份、石斛10份;[15]瀉下藥大黃5份、番瀉葉10份、火麻仁10份。
2.一種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是先按上述基礎涼茶或單味中藥組成成分按飲片、浸膏或流浸膏的制備工藝制備成產(chǎn)品,然后以水調(diào)制而成涼茶,其步驟如下1)將上述“基礎涼茶”的各種組成成分及單味中藥分別按常規(guī)中藥飲片、浸膏或流浸膏制成,或直接委托中藥廠生產(chǎn)。然后用塑料袋抽真空包裝,裝箱后存放于2~10℃的冷庫中,保質(zhì)期為90天,并存放于冰箱內(nèi)備用;2)將上述飲片、浸膏或流浸膏與飲用水按重量比為3~10∶100進行勾兌,煮滾后1~2分鐘即可調(diào)制成涼茶。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屬于保健飲料范圍的一種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其涼茶的基礎組成成份包含金銀花、野菊花(菊花)、板藍根、蒲公英、甘草等數(shù)十種中藥浸膏或流浸膏,然后分別制成六種保健涼茶飲料。該涼茶飲料節(jié)約了藥材、操作簡單,保證質(zhì)量。顧客可以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買茶,以解除顧客疾苦。因?qū)⒅兴庯嬈瞥山嗷蛄鹘嗪蟛⒂盟芰洗婵瞻b,中藥材的有效成分得到濃縮,利于貯存及運輸??朔爽F(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涼茶,其藥性平和、老少皆宜。
文檔編號A61K36/88GK1891085SQ20051008029
公開日2007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7月1日
發(fā)明者李柳俏 申請人:李柳俏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足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多發(fā)的并發(fā)癥,系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和神經(jīng)病變所致。 由于抗生素對此無效,治療難度很大,是目前國內(nèi)外尚未攻克的一個治療“難題”
- 專利名稱:藥母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制作中成藥物時所使用的藥母,屬于藥物制作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目前,在現(xiàn)有的中成藥物制作工藝中一般都不采用藥母,這不僅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原有藥物配方的藥效,使其治療效果不太顯著,而且還容易產(chǎn)生一
- 專利名稱:火山泥黑藥膏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理療領域,具體是一種火山泥黑藥膏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火山泥是火山的產(chǎn)物,主要以火山玻璃為主要成分的深灰到黑色的無黏性泥為主;火山泥一般都分布在海底火山和火山島周圍的淺海和深海底。火
- 專利名稱:高強度可吸收絲材復合骨內(nèi)固定植入器械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強度可吸收絲材復合骨內(nèi)固定植入器械,特別是一種以高強度鎂合金絲材為基體,鎂合金絲材之間通過低含量的粘結(jié)劑聚乳酸高分子材料進行高溫粘結(jié)固化的骨內(nèi)固定植入器械,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是目前國內(nèi)外公認的一個治療 “難題”?,F(xiàn)有的旨在治療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的中藥,存在一些明顯
- 專利名稱:移動式防疫消毒裝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疫消毒設施,特別涉及一種移動式防疫消毒裝備。背景技術:近幾年來,自然災害頻發(fā),災害發(fā)生后就需要大量采取大量的防疫措施,防疫人員、車輛,包括隨身攜帶的物品在進入防疫區(qū)時都需要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便秘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便秘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領域。背景技術: 便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它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糞便在腸道中滯留過久,排便的時間間隔較長,從而使大便的便質(zhì)干結(jié)或艱澀不暢。現(xiàn)代
- 專利名稱:濃縮人免疫球蛋白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用于療法的人免疫球蛋白G劑型。背景技術:大量病理狀況目前用免疫球蛋白G (IgG)組合物治療??梢蕴岬降氖抢缇哂锌贵w生產(chǎn)缺陷的原發(fā)性免疫缺陷、川崎病、兒童和成人免疫血小板減少性
- 專利名稱:一種照明擔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擔架,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通過安裝的LED燈解決了在光線不足或夜晚的情況下?lián)艿恼彰?,有利于轉(zhuǎn)運過程中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適用于所有擔架的安裝。背景技術:現(xiàn)在的擔架均無照明裝置
- 專利名稱:一種小兒健脾消食的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方制劑,特別是一種用于兒童健脾消食的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厭食癥是一種以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為特征的小兒常見病。多由喂養(yǎng)不當,飲食失節(jié)致脾胃不和,受納運化
- 專利名稱:一種螨變應原凍干疫苗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疫苗及其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螨變應原凍干疫苗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認為是當前世界性的重大衛(wèi)生學問題, 2010年WHO把變態(tài)反
- 專利名稱:骨痹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風、寒、濕的膏藥,特別是一種骨痹膏?,F(xiàn)有技術中治療風、寒、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病的膏藥透骨性差,止痛差,治愈率低。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外傷后遺癥,筋骨痛,關節(jié)冷痛,腰痛,肩痛、筋
- 專利名稱:一種促進清腸排便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促進清腸排便的藥物,具體地說是以中藥為原料制備的中藥制劑,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人作為一個活的生物體,每天體內(nèi)產(chǎn)生大量的垃圾廢物,這些垃圾廢物包括從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急性闌尾炎的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一種治療急性闌尾炎的中藥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居各種急腹癥的首位。轉(zhuǎn)移性右下腹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為其常見臨床表現(xiàn),但是急性闌尾炎的病情變化多端,其臨床表現(xiàn)
- 專利名稱:保元復春蘊臍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因元陽之氣不足所產(chǎn)生病證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以中藥為原料制備的置于肚臍處的藥物,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藥的制備方法。人由于元陽之氣不足會引起不少病證,如陽萎、前列腺肥大、胃脘痛、夜尿多、小
- 專利名稱:一種糖尿病人用的皮膚診斷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糖尿病人用的皮膚診斷器。 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對于糖尿病人皮膚性疾病的診斷大多依靠視診判定病變情況,然而僅憑借醫(yī)務人員的視覺,觀察不夠仔細
- 專利名稱:一種藥枕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枕頭,特別涉及一種具有保健療效的藥枕。背景技術: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光與枕頭作伴在睡眠中渡過,枕頭可用來調(diào)節(jié)人體與床 位的接觸點以獲得更舒適的角度,保護頸部的正常生理彎曲,維持人們睡眠時
- 專利名稱:全氟烷基取代的胺、酸、氨基酸和硫醚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全氟烷基-取代的胺、酸、氨基酸和硫醚酸及其鹽,其可用作各種應用中的表面活性劑。 背景技術: 全氟烷基(=RF)取代的水溶性化合物主要地用作專用表面活性劑,其可將水介
- 專利名稱:一種腫節(jié)風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腫節(jié)風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腫節(jié)風注射液收載于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四冊,它是由腫節(jié)風經(jīng)提取制成的滅菌水溶液。該產(chǎn)品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的作
- 專利名稱:哌嗪基嘧啶類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新穎的能拮抗人類趨化因子受體4 (簡稱hCCR4)的哌嗪基嘧啶類衍生物,所述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和或預防hCC
- 專利名稱:治療骨髓炎的中藥方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制劑領域的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方劑。 背景技術:目前用于治療骨髓炎的藥物主要以鎮(zhèn)痛消炎的藥物為主,這類藥物的特點 是療效較快,但是治愈率較低。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